楚天金報訊 10月20日至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4天會期的核心議程是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中央全會中首次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題。記者盤點其中五大看點,梳理本次全會如何通過完善法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會期最晚
  細繪法治中國路線圖
  改革開放以來,從十一屆到十七屆,我黨總共召開了七次四中全會,召開日期也有一定規律性。除十三屆四中全會因特定的歷史背景在6月份召開以外,其他6次都在9月中下旬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打破這一規律,選在10月中下旬召開,是改革開放後“最晚”的四中全會。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研究員劉山鷹認為,對四中全會的召開時間不必過度解讀。但也有專家指出,此次全會並非是簡單的順延或改期,而是從側面折射出依法治國牽涉面廣泛,複雜敏感問題多,需要更充分地征求意見及修改完善。
  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十八屆四中全會聚焦依法治國,是對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進一步探討,有望繪製“法治中國”路線圖,將依法治國具體化、路徑化。
  事關全局
  防止改革試點脫離軌道
  竹立家表示,只有依法治國才能為全面深化改革保駕護航。“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這是2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強調的一點。9月5日,在慶祝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重申:“我們要加強重要領域立法,確保國家發展、重大改革於法有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負責人表示,今後,黨中央有了政治決策之後,要先立法後推行,確保一切改革舉措都在法治軌道上進行,不允許再存在法治軌道之外的改革試點。
  過去的立法模式,通常是先試點,總結經驗之後上升為法律,立法是為了總結和鞏固改革經驗。但這種模式將成為歷史。即便是先行先試,摸著石頭過河,也要先有法。
  司法改革
  “去地方化”“去行政化”
  最近已啟動試點的司法改革備受關註。
  關於司法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曾經提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以及探索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司法體制改革預計主要包括司法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官職業化、司法公開等幾大方面。”竹立家說。
  人財物統一管理,無疑是司法體制改革邁出的關鍵一步。將法官任免、人員編製、人事管理提高到由省一級統管,經費納入省級和國家財政預算,將有效避免地方保護。
  法治反腐
  “依紀反腐”轉向“依法反腐”
  今年9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為四中全會定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目前,依法行政的氛圍越來越濃,政府簡政放權、主動瘦身,公佈“權力清單”,劃清權力邊界。劉山鷹表示,十八大以來,依法行政已有長足進步,政府放權力度還要更大。
  十八大以來掀起的反腐風暴已經成為本屆中央委員會的一張靚麗名片。但如何唱響“制度反腐”,值得關註。
  竹立家說,“法治反腐”才是根本出路,“運動式反腐”只能帶來舊病複發。因此,四中全會如何實現“依紀反腐”向“依法反腐”的根本轉變,值得期待。
  人事調整
  將增補數名中央委員
  按照慣例,十八屆四中全會還將聽取審議中央紀委對落馬的中央委員及中央候補委員的審查報告,並作出處分決定。
  十八大以來,有7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被查。2名中央委員是:原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原公安部副部長李東生;5名中央候補委員是: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原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王永春、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原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原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潘逸陽。
  中央候補委員是以得票多少排序,中央委員出缺,將依次遞補。目前在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建堂,國家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作安排在第一、第二位。
  根據《黨章》規定,對中央委員會成員給予開除黨籍的處分,必須由本人所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多數決定;特殊情況下,可先由中央政治局作出處理決定,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目前,蔣潔敏、李東生、李春城、王永春、萬慶良均已被通報開除黨籍。
  此外,關於周永康和徐才厚案,十八屆四中全會如何回應,也將成為會議的一大看點。
  專家談反腐
  治標進行到底 制度鏟其土壤
  從各國經驗來看,反腐必然要經歷一個從治標到治本的過程。但鑒於目前依舊嚴峻的反腐形勢,未來應把治標進行到底,同時用制度鏟除腐敗土壤。從重拳反腐實現“不敢腐”,到制度防腐實現“不能腐”,再到思想拒腐實現“不想腐”,依照新加坡等國外的相關經驗,完成這項“工程”至少需要二三十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
  堅持反腐將改變官場生態
  從現在到十九大,大概還有4年,如果這幾年反腐敗制度和措施堅持下來,整個政黨和政府的清廉程度必會上一個大臺階。如果再堅持10年,就可以改變整個官場生態,徹底改變官員的思想觀念。一旦思想觀念生根落地,中國整個政治生態包括政府形象都會有實質性改變。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
  (綜合新華社、央視報道)
  (原標題:改革試點不能脫離法治軌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cofeyq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